推动纠纷化解新模式,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
——宝安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得到认可
近日,深圳市信访局组织全市各区信访局及街道信访部门等单位到设置在宝安法院的宝安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参观考察。参观考察组对宝安法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渠道、多资源、多元化的便民利民服务给予了高度肯定。
“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功能齐全,如同“法律版”的政务中心,将人民群众最常见、最急切的法律需求集中在一起,为群众提供最直接、最便捷、最集约、最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下设三个机构:一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律师服务、法律宣传培训、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服务。二是“诉调对接中心”,主要提供专职调解、行政调解、行业协会调解、智库服务、仲裁等服务。三是“诉讼服务中心”,主要提供诉讼引导、登记立案、查询咨询、材料收转、查阅卷宗、预约法官、信访接待、诉讼收(退)费、快审快执等服务。“综合法律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了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能力,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自2018年1月成立以来,共受理诉前联调案件3017件、调解成功972件(调解成功率达32%),受理法援咨询414件,受理公证咨询218件、承办公证业务17件。“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主要优势体现在:
一是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充分拓宽当事人诉求表达渠道和矛盾化解途径。与宝安区多家行政、司法机关及6家社会组织建立了稳定、长效、有序的合作机制,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形成了集公共法律服务、诉调对接和诉讼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的法律服务中心和“门诊式”的纠纷化解中心,拓宽了当事人诉求表达渠道和矛盾化解途径。“综合法律服务中心”现有长驻调解员共计23名,并有特邀调解组织70余家和特邀调解员100余名。当事人遇有纠纷或法律问题时,由工作人员引至相应窗口办理,享受便利的司法服务。
二是完善类型化联调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专业、优质的司法服务。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和各调解员的专业特长,建立了对口案件、医患纠纷案件、商事案件、交通事故案件、家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重大信访维稳案件等七大类型专业化联调对接平台,分派专人统筹案件流转,进行对口分案,并将有需要司法确认的案件第一时间移交至对口法官进行审查,全面保障调解质效。
三是建立专家库和第三方中立评估机制,为纠纷化解提供专业意见和智库支持。“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专家库和第三方中立评估机制目前常应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医患纠纷案件中,其工作经费由区财政承担,主要职责是为调解过程中的专业问题出具专家意见,对当事人严重分歧问题提供评议意见,供当事人和调解人员参考,较好地解决了调解人员和当事人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调解工作。
四是完善联调网络体系,为多元机制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宝安区已形成区、街道、社区“三层级”多元联调平台,建成全覆盖联调网络,组建了专职调解员与人民调解员相结合的调解队伍,发动和依靠社区组织、基层群众开展联调工作,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建立了联席会议、联合培训、信息共享和案件管理等四大制度,研发了“诉前联调案件管理系统”,出台了《宝安区关于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多项规章制度,为联调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