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法院执转破案件入选全国
十大破产典型案例
近日,宝安法院办理的松晖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案入选由最高人民法院评选的全国法院十大破产典型案例,这是全省法院系统唯一入选的案例。
2015年,松晖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被迫停业,继而引发1384宗案件经诉讼或仲裁后相继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因可供执行的财产无法偿还459名员工工资,执行程序陷入僵局。2017年,宝安法院将松晖公司执行案移送破产审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松晖公司破产清算案,将所涉债权债务关系统一纳入破产清算程序。
该案是通过执行不能案件移送破产审查,从而有效化解执行积案、公平保护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精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典型案例。一是及时移送、快速审查、依法审结,直接消化执行积案1384宗,及时让459名员工的劳动力资源重新回归市场,让闲置的一批机器设备重新投入使用,有效地利用破产程序打通解决了执行难问题的“最后一公里”。二是通过积极疏导和化解劳资矛盾,避免了职工集体闹访、上访情况的发生,切实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充分彰显了破产制度价值和破产审判的社会责任。三是通过执行与破产的有序衔接,对生病企业进行分类甄别、精准救治、及时清理,梳理出了盘错结节的社会资源,尽快释放经济活力,使执行和破产两种制度的价值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地发挥。
该案的入选为全国执转破案件的有序衔接提供了参考范本,也为辖区综合治理工作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宝安法院将继续推动执转破工作纳入辖区党委社会综治工作体系,充分调动公安、信访、劳动、工商执法等多部门共同清理“僵尸企业”,维护职工利益,有效化解潜在信访案件,形成专项报告、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的“府院联动”机制,确保执转破工作真见实效。树立“破产不等于失败,失败还能重来”的正面宣传导向,真正发挥破产制度对于构建有序竞争环境的重要作用,激发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作用,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