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法院2016年执结案件24268件
执行到位金额62.94亿元
2016年以来,宝安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两到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部署及上级法院关于开展执行大会战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共受理执行案件28108件,结案24268件,执行到位金额62.94亿元;2017年1-3月共受理执行案件15400件,结案2839件,执行到位金额20余亿元。
一是组合出拳,运用好“两个拳头一张网”。一个“拳头”是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2016年共拘留被执行人71名、罚款2名、边控、限制出境70名,有23名“老赖”在出入边境时被截获;另一个“拳头”是依法启动刑事追责程序,2016年共移送追究刑事责任16人,受理拒执犯罪自诉案件5件,威慑105名被执行人履行标的额达2493.56万元;一张“网”则是指联合信用惩戒之网,通过“贴身”曝光失信行为、“点穴式”惩戒、协调推送涉诉征信信息等方式强化信用惩戒力度,2016年因信用惩戒压力而主动履行的案件有180余件,履行标的额达3亿余元。
二是改进机制,深挖内部潜能。在全市法院率先探索简单案件快速执行模式,在派出法庭设立速执组,在执行局专设快执团队,分别建立适用派出法庭和院本部执行办案特点的两套快速执行模式。2016年通过快执程序结案13838件,占全院执行总数的57.02%。增设执行警务办公室,负责执行局警务保障、执保案件办理以及执行案件的送达、查封、拘留等外勤事务,实现执行事项的专业化分工。
三是整合资源,形成解决执行难合力。与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单位签署《关于建立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执行联动机制协议书》,建立公检法执行联动机制,在辖区居委会、被执行人居住地公告栏等发出联合公告253份,共同督促被执行人积极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召开2016夏季执行大会战新闻发布会,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发布报道近30篇次,利用各级法院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2篇,发布两批10个典型执行案例,其中“老赖更名逃避抚养费支付案”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执行案件。
四是民生导向,切实保障当事人权益。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重点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人身伤害、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等涉民生案件4972件,执结金额5126.82万元;积极救助家庭困难的申请执行人,通过涉法涉诉信访、关爱劳务工等专项基金救助34人,发放救助款181.5 万元;制定《执行款管理操作手册》和《网上审批系统管理流程》,开展执行案款清理专项行动,清理滞留款3.51331亿元,清理进度达78.73%,位列全市法院第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