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安法院针对审执任务异常繁重的形势,大力强化诉前调解与审前调解工作,完善诉前联调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诉调对接机制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11年5月诉前联调机制运行以来,共导入案件17078件,调处案件12512件,调解成功率73.26%,其中今年上半年导入案件4137件,调处案件3756件,联调成功率达90.79%,诉至法院的约20%的案件通过诉前联调程序得以化解,既快速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也有效地节约了司法成本和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诉调对接机制长效。建立由司法、劳动、卫生、交警等12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协调处理诉调对接工作问题。采取联调单位工作人员照片上墙,平时不坐班,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应参与会议的工作方式。若有涉及成员单位的案件时,该单位派员参与联调,必要时可将案件带回单位处理。
二是设立诉前联调工作室,确保诉调对接工作形成合力。诉前联调工作室有常驻专门从事调解的工作人员19人,其中包括贸促会、保险同业公会、区司法局等机构派驻的调解员。非常驻调解人员除了成员单位联络员外,还包括特约调解员、律协及高校法律志愿者等,进一步整合、改造和升级各种调解力量以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规范调解操作流程,确保诉调对接工作有序推进。设立诉前联调窗口负责筛选案件,将符合条件的案件导入联调工作程序,录入专门开发的诉前联调办案系统,并将案件分类处理。涉及成员单位的案件由该单位派员参与调处,其余案件由诉前联调工作室派员主持调解。调解成功的,可申请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即时审查立案,分给各业务庭进行排期审理。
四是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联调,确保诉前联调网络化覆盖。积极调动引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联动联调,形成覆盖政府部门、政法机关、社会力量和涉及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商事贸易等多行多业的调解横向网络,并予以常态化和制度化。
五是建立与街道信访维稳中心诉调对接机制,确保服务基层制度化。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依托,将联调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等基层,建立一张全覆盖立体式的调解纵向网络。积极进行诉调对接,对于有需要的基层调解案件及时予以司法确认。主动分派法官协助维稳中心化解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和立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