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资讯 > 重要通知

宝安法院法外施情 成功调解一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纠纷

信息提供日期 : 2007-06-19 08:58来源 : 宝安区人民法院
【字体:

近日,宝安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在援用法律救济对弱势方不利的情况下,主审法官引入调解机制,引导相对方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补偿了弱势方损失。

20034月,两被告李某、王某之子李光(化名)入职原告光朗有限公司工作。 2006101日,李光被发现死于其租住的宿舍内,经公安机关鉴定为疾病死亡。随后,李光父母李某、王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当时,因光朗有限公司未提供为李光购买社会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证明,仲裁裁决光朗有限公司给付李某、王某丧葬补助费8118元,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16236元、一次性抚恤金16236元。 2007118日,光朗有限公司诉至我院,请求无须支付李某、王某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一次性抚恤金共40590元。

法院审理查明,原告自李光入职起为其购买社保,至李光死亡时,其养老保险账户累计额达11089.2元。根据法律规定,在原告已为被告之子办理社保后,相关的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一次性抚恤金,应由社保局支付,原告无须支付上述款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显示,两被告已于20061024日到社保局领取了丧葬补助费8118元、养老个人账户余额11089.29元,合计19207.29元。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一次性抚恤金,因两被告分别为5047岁,未达到社保规定供养的条件(男60岁,女55岁)而未支付。两被告亦对上述事实予以确认。

此案事实清楚,若依法审理,显然被告败诉。但两被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家境贫寒、老年丧子,千里迢迢从内地到深圳应诉,希望能领取供养直系亲属救济金16236元作为补偿。如仓促判决支持原告的诉求,被告将得不到充分补偿,有失人道。鉴于此,我院从考虑体恤弱势群体出发,引入调解机制结案。主审法官多次与原告方沟通,从当代企业应讲究人道、体恤人情,以关怀员工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角度,劝使企方与员工家属和解。在法官的多次努力下,原、被告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基于人道主义,一次性补偿被告8000元。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