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宝安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5719宗,审结33438宗,一线办案法官人均结案531宗,收案、结案总量在各区法院中名列第一。在结案绝对数比去年上升26.22%的同时,宝安法院全年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率反比去年下降近5个百分点,为全市法院最低,案件质量从去年的第四一跃列各区法院之首。2006年,宝安法院通过狠抓基础管理工作,严把案件质量关口,使结案数量和案件质量双列全市法院第一。
优异审判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宝安法院在审判中突出四个重点:
抓基础,重管理。为夯实法院基础工作,为法院新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院新任院长胡鹰同志在2006年初专门安排了近3个月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全院开展了大规模深入细致的摸底调研活动。胡院长逐一到各部门座谈,与全体干警面对面交流,深刻了解到了我院基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收集了干警的想法、建议一千余条。胡院长根据调研掌握的第一手素材,亲自拟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班子建设、审判执行、案件质量、司法政务等9大方面41个小项规范全院基础管理工作。《意见》经党组会讨论通过后,全院狠抓落实,逐项整改。各分管副院长下到主管业务部门,梳理基础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重点提高,使全院基础管理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促进我院整体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多关怀,重效率。多年来,宝安法院案件总量逐年大幅攀升,历年为全市基层法院之最。全院干警大半年都处于被动的加班状态,疲于应付,精神萎靡不振。2006年,宝安法院党组充分认识到高压没有出路,效率才是根本。院党组在加大对干警人文关怀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想方设法把全体干警从审判工作的高压中解放出来,活跃工作氛围,保持心情舒畅,激发干警的工作热情,激励干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工作效率。一年来,宝安法院切实解决干警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疏导干警的精神压力。如常年安排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等活动,组织集体爬山、拔河比赛,开展形式多样的外出调研活动等。同时,取消了往年从9月份起硬性加班的规定,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不组织集体加班,给予干警最充分的信任,鼓励干警变被动为主动,高效开展审判工作。今年来,宝安法院仅从11月份开始进行了统一加班。全院干警工作热情高涨、士气大增,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自觉投入到工作中去,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创造出极高的工作效率,一线法院年人均结案531宗,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审判任务。
强素质,重质量。宝安法院在倡导干警学历教育,鼓励干警在职深造的同时,始终注重干警综合素质的提高。2006年,宝安法院在全院构建“大调研”格局,要求全院干警结合审判工作实践,努力养成学习、调研的习惯,通过调研来解决审判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业务理论水平,促进审判质量的提高。一年来,干警积极开展学习、调研的风气在全院蔚然成风,全院干警结合审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共撰写出85篇调研报告,报告的质量深受有关教授专家的好评。同时,宝安法院还在全院推出“法官大讲坛”活动,针对司法实践中对法律条文理解、适用不统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理解适用等问题,以及审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一名法官主讲,并在最后进行自由论辩,使其成为法官理论探讨和审判业务交流的平台。一年来,广大法官参与的热情极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正确适用法律、处理疑难案件的能力,使全院法官审判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抓规范,重监督。宝安法院依托内网建设,建立起规范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在内网上,案件从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合议、裁判、执行、案卷归档等等诸环节,都必须有完整和清晰的反映。流程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可通过授权对案件流程进行跟踪管理,促进审判执行工作公开、规范、高效运行,尽量避免和减少案件因程序问题而被发回重审。同时,宝安法院建立起一整套案件质量评查监督体系,将案件质量评查常抓不懈,并将案件质量与年终评优考核、干部提拔任用挂钩。每一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和改判的案件,承办人员都必须写出自查报告,报审监庭核查,并由审监庭出具意见后,报审委会决定是否存在案件质量问题。一年来,宝安法院对所有发回重审和改判的案件严格把关,逐一分析评查,找出问题所在,并在全院专门的《审监通讯》中进行通报,使全体法官能在认识和改进错误中得到提高,促进了全院案件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