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资讯 > 重要通知

工程停工变“烂尾” 先予执行解纠纷

信息提供日期 : 2006-12-21 13:53来源 : 宝安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05年12月,地处宝安区龙华街道由劲力公司开发的“城市明珠花园”发生多起建筑工人讨薪事件,最后演变为几百名工人围堵国道、冲击龙城派出所和梅林关等恶性群体性事件,后在劲力公司垫付1326万元工资款情况下,事件得以初步解决。据查,开发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纠纷致使工程从2005年底停工至今,两施工单位既不开工续建又拒绝撤离施工现场。该楼盘按合同约定应在2007年1月前交楼给已经购买了房产的600多户小业主,如此下去,开发商与施工方的矛盾不断升级还有可能引发业主集体维权的群体性事件,社会矛盾将进一步激化。3月21日,宝安区常务副区长姚世华主持召开协调会,研究决定以法律手段解决工程结算及复工问题。劲力公司起诉后,宝安法院在详细了解案情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法创造性地尝试对此案采用强制先予执行方式解决问题,即由劲力公司提供现金担保,在法院对被告是否违约作出两审终审判决(按一般程序进行需要耗时一年)前,强制施工方撤离施工现场,开发方另行聘请资质好的建筑商继续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法院受理该案后,院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两次召开审判委员会研究此案先予执行问题,并成立了由院长胡鹰为总指挥的强制先予执行领导机构。6月16日,宝安区法院在龙华街道办事处“城市明珠花园”开展了强制先予执行行动,对拒不履行先予执行裁定的吴川三建宝安分公司及南通深鑫达公司实施强制搬迁。该行动至7月15日顺利结束,历时整整一个月,行动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行动规模之大,均创我院建院历史之最。

    执行行动从每天7点30分开始,晚上12点结束。院领导每日亲临现场指挥,另有10名法官和法官助理长驻现场工作,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6名法警及雇请的45名保安员在场维持秩序、看管材料。区建设局、区劳动局、龙华街道办等单位亦派驻了相应人员参与本次行动,协同处理相关事宜。先予执行期间,录制音像资料共计20份,记录执行笔录176份;搬运建筑材料477车,拆除脚手架4万多平方米、塔吊4个、升降井2个。 

    本次强制先予执行得以顺利完成,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区委、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先予执行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对先予执行行动,区委领导多次批示,区政法委多次召开协调会、牵头部署该行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维稳方案,使法院的强制执行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龙华街道、区公安分局、应急指挥中心为预防群体性事件突发,做了充分准备,有效防止了第三人冲击现场等抗法事件的发生。区建设局严格把关,确保了整个拆迁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区劳动局积极配合我院处理执行中发生的劳动争议,将不稳定因素遏制于萌芽状态。因准备工作充分,执行过程中未出现暴力抗法事件和工人大规模讨要工资的事件,仅有6人向我院提出有关欠薪的问题,亦已依法解决。

    2、充分准备、周密部署、注重细节是确保先予执行顺利完成的有效方法。我院多次组织被执行人进行调解,尽量化解矛盾,争取被执行人的配合;同时及时把案件进展情况向区政法委作出报告,取得了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制定相关方案,周密每一步工作,确保每个环节任何突发事件都有应对措施。

    3、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平衡各方利益,重视疏导化解工作是本次行动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严格依照先予执行的法律规定,向被执行人做好释法工作,明确告之利害关系,争取其理解;执行过程中注重保护被执行人的财产,积极采纳其合理意见,有效地稳定了被执行人的情绪,使他们能够信任法院并配合执行工作;自始至终把调解疏导工作放在第一位,执行开始前我院就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了十余次调解,执行开始后在工地的法院临时办公室又调解10次之多,特别是在执行最后阶段,双方就顶层材料如何清拆分歧很大,如处理不当很可能激化矛盾,我院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决定对顶层材料进行评估后以评估价为基础进行调解。经过三天艰苦的谈判,双方最后达成和解协议,成功地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

    4、参加行动的所有工作人员不畏劳苦、忘我工作是本次先予执行行动顺利完成的坚实基础。参加本次执行的有民三庭全体人员,执行局、法警队、龙华法庭、办公室的部分同志,区建设局也派员配合至执行完毕。执行期间的酷暑天气并没有影响工作的进展,大家都坚守职责,任劳任怨,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执行攻坚战当中,直到圆满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本次强制先予执行行动不单纯是个案的处理措施,它对同类案件更有实践指导价值,为解决“烂尾楼”问题探索出的一条新途径。房地产开发商与建筑商因工程款发生纠纷后往往容易引发其他矛盾:停工导致工人讨薪;延期交房引发业主上访;拖欠材料款连锁发生。这些纠纷彼此相连、错综复杂,问题拖延越长,各方损失越大,越难彻底解决。宝安“金石雅苑”、“金玉良苑”等烂尾楼盘就是典型。本案尝试在判决之前使用先予执行解决因工程款纠纷致使楼盘长期停工问题,减少各方的损失,避免了矛盾升级。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有益且成功的尝试,唯一不足的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执行成本相对较高。(根据民三庭供稿整理)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