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收结案再创历史新高。
2005年我院收案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8580件(含旧存1932件),同比上升32.32%;结案26492件,同比上升34.70%;结案率92.69%,同比上升1.63%;涉案标的10.59亿元。在案多人少困难面前,全院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加班加点,掀起了长达三个月的清案“风暴”,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为辖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优质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在刑事审判中,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号工程”方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严查超审限和超期羁押,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年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3941件5915人,审结3908件5849人,结案率99.16%。在民商事审判中,充分发挥审判工作对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引导、调节、规范作用,依法审理好各类民事、商事和房地产案件,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全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0446件,结案10227件,结案率97.90%。在行政审判中,积极畅通行政诉讼渠道,加强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严格依法办案,妥善化解“官民”纠纷,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全年共受理行政诉讼和非诉执行案件240件,审执结238件,结案率99.17%。在执行工作中,不断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效率,及时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全年受理执行案件13931件,执结案件12098件,执结标的4.37亿元。执行局常务副局长莫镇森被评为全省“解决执行难竞赛活动”先进个人,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执行局负责人。在审判监督工作中,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努力提高案件质量,促进公正执法。全年共受理申诉、申请再审和再审案件为22件,审结21件,结案率95.45%。
二、积极推进审判改革,促进公正高效司法。
按照公正、廉洁、高效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行各项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改革措施。继续深化法官助理制度改革。全面实现了法官和法官助理员额1:1配置,执行局1:2配置的配备方式,明确了法官助理的职责范围,开创了法律文书法官助理署名制,防止责任不清。改革案件签发审批权限,提高审判效率。将案件签发审批权下放到审判业务庭和主审法官手中,简化审批环节,放宽审批权限,提高审判效率。统一多发性刑事犯罪案件量刑尺度。对利用机动车辆进行抢劫、抢夺的,抢劫、抢夺使用暴力致人伤亡的,持械抢劫的,两次或两次以上抢劫、抢夺的,盗窃机动车辆以及赌博等六项多发性犯罪,统一了量刑尺度,坚决从重判处。进一步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改革。继续推行民商案件专设法官助理庭前调解和刑事案件设立“速裁组”的制度,实现案件繁简分流;继续推行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改革,“简案快办,繁案精判”,提高审判效率。创新调解方法,实施“调解三环节”。即在庭前设置专职调解助理、在庭外促成和解、在庭后设置调解会议,将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提高调解率。
三、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司法水平。
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我院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夯实公正堤防,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活动,传承宝安法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友爱、正派朴实和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执行落实“一岗双责”的岗位目标责任制、逢年过节红包纠错责任制、诫励谈话等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增强广大干警廉洁自律、秉公执法自觉性,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队伍纯洁。强化干警综合素质。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干警的职业技能和司法服务水平;举办全国16家城区法院司法能力建设协作会,交流经验,优势互补,提高司法水平;成立各类业余文化团体,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干警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全面落实司法为民要求。
牢牢抓住以人为本的精神核心,时刻牢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和要求,把司法为民落实到法院的整体工作中。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加强立案窗口建设,建立多渠道审判流程信息查询系统,实行法庭远程立案和异地立案,方便群众诉讼;畅通信访渠道,实行中层领导轮流接访制度和首问责任制,倾听群众呼声;实行24小时全天候执行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力克执行难。对劳动争议案件设立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保护外来工合法权益。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三优先一救助”,共为12485名外来工追回被拖欠工资金额5776.38万元,依法保护外来劳务工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司法救助,依法为238件案件的当事人实施缓、减、免交诉讼费,救助金额129.55万元,让贫弱者同样沐浴法治阳光。妥善处理群体性纠纷案件,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对可能影响稳定的群体性纠纷案件,认真执行立案前和立案时、审判和执行中的报告制度,注意加强教育疏导,加强调解,努力使当事人服判息讼。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共建和谐社区。召开辖区调解主任座谈会,举办由一把手亲自授课的人民调解员培训讲座,不定期地邀请人民调解员观摩庭审活动,促进调解工作健康发展。
五、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化司法管理水平。
为适应新形势法院工作发展的需要,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规范化建设,在充分保留原有制度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制定和完善了49项规章制度,建立起一整套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运行机制,使我院管理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规范了审判执行管理。规范了审判、执行流程管理,促进审执工作公开、公正、廉洁和高效运行;规范了审限管理,建立案件审理期限的立体型监管体系;规范和强化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工作。规范了组织人事和司法政务管理。建立了分工明晰、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全院干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使用和考核;规范了车辆使用、财务管理、办公设备采购、会议管理等工作,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对固定资产实行自动化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p#分页标题#e#
六、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按照全国和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的要求,认真落实04工程,进一步加强法庭基础建设、物质装备建设,加强法庭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龙华法庭审判办公大楼已于2003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沙井、松岗、西乡法庭新址审判办公大楼工程均已封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人民法庭在认真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法制教育宣传,积极主动向社区提供司法服务;加强法庭审判力量的配备,配强、配齐法庭班子,充分发挥法庭培养人才、锻炼干部的基地作用;加强法庭队伍思想政治、审判业务、作风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法官在基层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法庭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下,我院人民法庭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人民法庭的平均结案率高达98.25%。西乡法庭的钟泽光庭长还被评为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
七、加强物质装备建设,改善执法条件。
我院机关的审判综合楼装修即将结束,交付使用后我院将增加10多间标准化审判法庭和1000多平方米立案、信访大厅,院机关的办公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我院还加大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建立了包括办案流程管理系统、远程电子签章系统、电子诉讼档案系统、物资装备管理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财务软件以及内部办公网站等计算机网络系统,实行“数字化办公”和“无纸化办公”。
凝聚着干警的无数辛劳与汗水,镌刻着司法为民的热忱与辉煌,不平凡的2005年已然过,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院也认真分析了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展望未来,院党组高瞻远瞩,对2006年的工作打算和近几年的发展前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组织全院各部门封闭总结,查摆差距,并就部门工作和全院工作进行广泛交流与讨论,汇集了许多可行性建议;通过走访人大代表,与司法监督员、人民陪审员举行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经院党组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明确提出了2006年工作目标,即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大力支持区委中心工作,认真抓好审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三件大事,全面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全体干警面临新的形势和使命,必将更加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审判任务,为我区实现“治理年”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