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宝安区人民法院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该院经历了主要领导调整、案件数量再次大幅增长和一线法官严重不足的考验,28580宗案件数与58名一线办案法官的悬殊对比使该院的2005年充满了困难和艰辛。但是他们没有消极、没有退缩,而是在区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在院长胡鹰为首的新班子带领下,立足现有、发掘潜能,加班加点、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审判工作任务。他们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贯穿于整个司法活动之中,使法院工作亮点频出,熠熠生辉。
宝安法院历来是深圳市法院系统的收结案大户,2005年审判工作的各项指标更是刷新了历史记录,再创新高。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8580宗,审执结26492宗,结案率92.69%,同比2004年分别上升32.32%、34.70%和1.63%,创下了一线法官人均结案457宗的超常记录。解决涉案标的10.59亿元。
这些数字看似简单抽象,但是每一个百分点的提高都凝结着宝安法院人的辛勤汗水,体现着宝安法院人的实干精神。
亮点一:保持严打态势,日均审结刑案10余宗
面对宝安区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2005年,区法院积极投身区委“一号工程”的总体部署之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发挥审判职能,从重从快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3941宗5915人,收案数同比2004年上升28.59%,审结3908宗5849人,结案率99.16%,完成了占全市刑事案件总数三分之一的刑事审判任务。重点打击“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制定了“两抢”案件统一的量刑标准,加大惩处力度,重典治乱,增强威慑力,力促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增强群众和外来投资者的安全感。为增强“严打”的宣传效果,在全区各街道组织了11场公开宣判大会,组织了3场专项宣判和庭审实况的电视直播或录播,教育了群众,震慑了犯罪。
亮点二:打击恶意欠薪,追回血汗钱近6000万元
宝安法院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聚焦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案件,加大惩处力度。
2005年,宝安区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厂商恶意停业逃逸、拖欠房屋租金和供货商巨额货款及员工工资的事件,引发供货商和员工上访静坐、堵塞国道等过激行为,影响了社会稳定。
对此,宝安法院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提前介入,及时对逃逸厂商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及时评估、拍卖查封、扣押的财产;全力配合行政职能部门妥善处理矛盾,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房屋出租方和供货商的合法利益。全年处理厂商恶意停业逃逸引发的群体性纠纷39宗,涉案标的近6000万元。如妥善处理了深圳市海润有限公司逃逸拖欠货款4000多万元和1400多名工人工资、天天购物广场逃逸拖欠700多名供货商和员工巨额货款和工资、全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逃逸拖欠1622名工人工资等事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亮点三:破解“执行难”,实现执行标的4.37亿元
去年10月,深圳市讯贸实业有限公司债务纠纷引发数百人冲突和对峙,区法院执行人员连续工作两昼夜,疏导对峙双方矛盾,清点、查封被执行人财产,司法拘留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以最快速度实施了执行,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了司法权威。
2005年,该院共执行案件收案13931件,同比上升43.96%,执结案件12098件,同比上升48.39%,实现执行标的4.37亿元。执行工作得到了省高级法院的充分肯定,执行局莫镇森副局长被评为全省“解决执行难竞赛活动”先进个人,执行局被市中级法院授予集体“三等功”。
“执行难”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法律权威的难点问题,对此,宝安法院不断完善执行方式,优化执行措施,实行“大执行、大公开、大监督”,调动各方力量支持、监督执行,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对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采取新闻曝光、公告督促、限制出境等有力措施,对擅自转移查封、扣押财产、妨碍执行的有关人员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被执行人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亮点四:化解民商纠纷,审结民商事案件万余宗
2005年,区法院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在引导、调节、规范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加强诉讼调解,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疏导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服务基层的优势,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有效途径,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将矛盾消化在基层。
全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0446件,结案10227件,结案率97.90%,同比2004年分别上升20.30%、25.63%和2.14%。积极畅通行政诉讼渠道,加强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妥善化解“官民”纠纷,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此外,还受理了行政案件131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86件,共审执结215件,结案率99.08%。通过行政审判,协调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增进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亮点五:落实司法为民要求,全力解决群众诉求
忠实法律,服务群众是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宝安法院大力落实便民措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加强立案、信访两个“文明窗口”建设,在4个人民法庭实行网络化远程立案,设立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巡回法庭,方便诉讼。开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为经济确有困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指定辩护律师。依法为急需救治或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向政府申请司法救助,解决其医疗、生活难题。全年为238件案件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共缓、减、免交诉讼费129.55万元。为4宗案件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30.5万元。 #p#分页标题#e#
做好涉诉信访,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449件3608人次,答复来信33件;对可能影响稳定的群体性纠纷案件,实行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报告制度。在对外加强服务的同时,宝安法院还注重对内队伍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责任风暴”活动建立无缝责任链条,实行工作量化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亮点六:集中力量抓清案,全年加班超10万小时
公正高效的完成审判任务是最大的司法为民。2005年区法院受理的案件总数创历史新高,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9月起宝安法院全体工作人员周六全天加班,停止休假,集中清案。11月起增加每周一、三晚上7点至9点加班,此外还有不少同志自觉加班,不少同志带病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院统一加班时间超过10万小时,干警额外自觉加班时间超过4万小时,保证了全年审判任务的及时、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