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资讯 > 重要通知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2024年普法工作自评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6-28 16:11来源 : 本网
【字体:

  宝安法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八五”普法规划部署,深入推进法治宝安建设,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形成普法宣传长效工作机制,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扎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宝安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坚持党的领导,建立普法责任机制

  (一)认真落实上级重点工作。制定并公布《宝安法院2024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分工表》,明确各项工作责任领导和落实部门,坚决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做到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建立定期报告、公示普法工作制度,在制度上鼓励法官在依法裁判的同时认真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二)详细制定普法规划。制定《宝安区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每年制定《宝安区人民法院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的“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进全民守法,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计划。根据新法新规,确立重要节点、重点工作推进事项。将“八五”普法宣传工作纳入全院审执工作考核体系,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平台建设。贯彻落实《宝安区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网络管理及新媒体宣传工作的若干意见》,将新媒体宣传平台和官方网站的管理与宣传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强化法律学习,完善普法考核体系

  (一)积极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法制度,将学法列入年度计划。每年举办2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积极组织干警参加法治专题培训,将法治列入干警岗前培训和晋升培训必修内容,按照要求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完善干警日常学法制度,推进干警学法常态化。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普法工作的思想旗帜、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院领导班子带头、全院干警参与,充分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平台,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认真学习党章、党内各项法规,宪法以及各项新修订的法律等,提高法律素养。院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警做党章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学法、用法成为全院干警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积极开展法官入额、“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活动,强化法治意识、为民意识,树立职业尊荣感。

  (二)完善普法工作考核。将调研宣传普法工作纳入全院审判执行工作考核体系,压实普法责任,明确奖励规则和程序,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评优、问责挂钩。组织在编干警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把学法用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将法律知识作为干警入职、任职、晋级的重要考察内容,并组织干警参加入额、晋升、任职等相关的法律知识考试,确保依法履职能力,实现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考核。

  (三)大力加强法治教育。每年年初制定教育培训规划计划突出法治教育重点,近年来,先后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作风教育整顿、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贯彻政法工作条例等大项活动,组织“制度规范年”“司法作风提升年”、庭审观摩、现身说法、剖析身边案例等活动,并且在高校培训、政治轮训中设置法治教育课程,让全院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弘扬清风正气。每年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开展学法用法考试,强化责任监督,及时通报考核成绩,并将学法用法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促进干警形成学法用法意识习惯。每年根据上级要求组织新任领导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通过党组中心组、支部学习等方式,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学习研讨,督促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三、注重素养提升,积极开展普法宣传

  (一)积极参与上级普法工作。选派资深法官参与宝安区“‘八五’普法讲师团”及宝安区“民法典讲师团”各项普法活动,以开展法治讲座、以案释法、典型执法案例点评等普法公益活动,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内容。自2016年起,每年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开展“青春法治护航行动”。目前已在全区39余所中小学及宝安区看守所、宝安区青少年宫设立43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选派40名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定期为学生上法治课,提供精准普法。2021年至今,在辖区内的各中小学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64场。

  (二)认真落实司法公开。依托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按照司法公开的要求向社会或特定对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与报刊媒体、新闻客户端、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络。积极采编报送典型案例、法治事件、改革成果等优质稿件,面向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群众,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正能量。深入宣传报道我院多元解纷机制、无纸化办案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家事少年审判等司法改革亮点;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民法典实施案例,增强民法典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弘扬平等自愿、诚实信用、权利义务一致、公序良俗等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与《宝安日报》开展长期合作,定期在重要版面开展普法案例宣传。2021年至今,共在各媒体刊发报道446篇,在《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含新闻客户端)专题宣传108篇次。

  (四)积极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持续开展“巡回审判+普法”活动,根据《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巡回审判工作方案》,实行“巡回审判+当庭宣判+法律宣讲”模式,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依托“1+N”模式,扩大巡回审判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度。认真落实法官“三进”,开展座谈调研、学术研讨、法律讲座、现场咨询、赠送书籍等活动,为辖区居民、企业、干部、劳务工等提供主动、上门普法服务。2021年至今,在辖区各街道开展巡回审判合计17场,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64场、进社区开展普法活动63场;进企业或行业协会开展普法活动62场。

  (五)积极服务大局。围绕“双区”建设、辖区“422133”发展主框架、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3·10’女法官国际日”“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11·25’国际反家庭暴力日”“‘12·4’国家宪法日”等节日、节点,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宝安法院以“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等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进社区等线下法治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持续擦亮“青春法治护航行动”优秀普法项目品牌;制作相关短视频,在多平台同步发布,不断增强我院在短视频普法领域的影响力;召开相关发布会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邀请中央、市、区三级媒体参加发布会并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参与由区司法局、宝安日报社主办“法治大家行——妇女权益保护专题”座谈会等。

  四、创新普法形式,打造多种普法栏目

  (一)常态化推进“以案释法”。搭建以案释法工作平台,充分利用我院宣传平台,对挖掘出的普法典型案例进行整理、编辑、报送等,每季度向司法局报送至少2篇典型案例,定期向中院报送鹏法君说法栏目进行普法。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2021年至今,召开队伍建设、青少年护航、家事审判、知识产权、“执转破”等主题新闻发布会6场。我院办结的深圳窝友之家诉成都原景旅居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2021年全省法院互联网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无纸化办案改革成就入选2020年度智慧法院典型案例;2022年,石岩法庭“立足城区法庭职能定位探索服务市域治理新路径”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推出“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2023年,新桥法庭“以特色法庭建设、专业化审判为抓手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典型案例;2023年,我院办理的M公司侵犯“乐高”商标案件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2022-2023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2023年,“方某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入选深圳市商标协会“2022年度深圳十大商标典型案例”;我院报送的工伤赔偿是否包括精神赔偿及王某诉张某饲养动物侵权纠纷案以案释法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

  (二)持续探索短视频普法宣传。开设“宝法一分钟”“追神剧·学法律”“皮皮说法”“宝法带你看笋盘”等品牌栏目,依托“一网双微多平台”全媒体宣传矩阵,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使普法形式更加生动亲民、通俗易懂。“宝法一分钟”截至目前共发布39期,其中9期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宣传转播;“追神剧·学法律”共发布29期;“皮皮说法”共发布22期;“执击一线”共发布17期;“宝法带你看笋盘”共发布13期。为了扩大影响,利用院内多处LED显示屏及辖区内社区LED显示屏滚动展播,运用公众服务窗口常态开展法治宣传,履行公益普法责任。截至2024年6月,新浪微博粉丝5.7万多人,发文约4900余篇,阅读量超过1200万人次;发布抖音、视频号、微博发布短视频合计348条,播放量高达714万次,吸纳粉丝3.1万人。

  (三)积极参与各项法治宣传评选。2024年,我院以“宝法一分钟”系列短视频法治宣传项目积极参与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评比;2022年我院“青春飞扬法治护航”普法零距离系列活动荣获2021-2022年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项目;2024年我院“原创普法短视频,传递法治好声音”荣获南方日报社“数·质——圳治2023深圳治理现代化”民生幸福与传播治理优秀案例;短视频《我们正青春》在2022年上半年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第六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中荣获优秀短视频奖,同年10月份获全省法院202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优秀奖,普法短视频在央视频和《今日说法》栏目联合举办的“法律融媒体好作品展播活动”中荣获2021年度影响力法律融媒体作品;2023年,微电影《春眠不觉晓》获最高人民法院第十届“金法槌奖”微电影类优秀奖;2023年的原创视频《本草纲目——火眼金睛版本》《防范非法集资,警惕钓鱼陷阱》分别获2024年“平安宝安”短视频大赛三等奖、优秀奖。

  宝安法院将以此次履职评议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回应时代和群众司法新期待,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积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主动服务于法治城市示范的战略定位,为宝安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